[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亚洲风俗专栏 > 正文

满族风俗习惯(2)

时间:2017-05-01 23:48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世界风俗网 阅读:

满族风俗习惯--民居

满族曾信仰萨满教。“萨满”是通古斯语,意为“疯狂的人”。汉译为巫师。满族的萨满教兼有自然崇拜、图腾崇拜、祖先崇拜和偶像崇拜四重含意,故崇拜的神祇既多又杂。祭记的方式也不尽相同,有宫廷与民间之别,富者与贫者之别及地区之别、家族之别。
清王朝初期,皇宫里的萨满多由熟悉爱新觉罗氏族方言而又聪明伶俐的女人担任,称萨满太太,专管皇帝举行各种神典,口诵满语祭神,与民间为人治病的萨满不同。直到新中国成立前,在东北的宁古塔和爱辉等地,满族仍然保有萨满教。

满族的民族图腾主要有乌鸦、柳枝、野猪、鱼、狼、鹿、鹰(海东青)、豹、蟒蛇、蛙等。满族的古姓多为氏族和部落的名称,即古代的图腾名称。如地处长白山、英额、珲春等地的“钮祜禄”氏,其意为“狼”;世居哈达、赫图那拉、宁古塔等地的“萨克达”氏,其意为“母野猪”;居住在辽阳的“尼玛哈”氏,其意为“鱼”;生活于黑龙江的“绰罗”氏,其意为“桃子”等。

满族风俗习惯--旗袍满语称“衣介”,是满族特有的服装,旗人服装的俗称。

旗袍满语称“衣介”,是满族特有的服装,旗人服装的俗称。满族男女老幼都穿旗袍。旗袍的样式特点是:圆领、捻襟、左衽,四面开楔,束腰,有扣绊,窄袖(有的带有箭袖),这种衣服便于坐骑,适应游猎民族的生活习惯。左衽和束腰,不仅保暖,利于马上活动,而且使人的自然体态得到完美的体现。
箭袖,满语叫“哇哈”,在本来就比较窄的袖口前边,再接一个半圆形的袖口,一般最长为半尺,形似马蹄,又称"马蹄袖"。清时,官员入朝谒见皇上或其他王公大臣,都得将马蹄袖弹下,两手伏地叩见,成为一种专门礼节。

20世纪30年代以来,旗袍逐渐成为汉族的主要服饰。这时,男子的旗袍样式改为直筒袖长衫。女子的旗袍逐渐演变成各色各样的讲究色彩装饰和人体线条美的样式,为汉族妇女所喜爱。由于旗袍非常适合中国妇女的形体和贤淑的个性、民族的气质,后来渐渐成了中华民族非常有特色的服装。
满族的马褂是和旗袍配合起来穿的,它的样式很像现代人穿的地襟小棉袄。圆领、对襟,有开楔,有扣绊,身长齐脐,袖长及肘,四面开楔。因为它身、袖较短,冬季可以做成皮的或棉的,套在长袍外面,便于骑马,故名“马褂”。

(编辑:www.sjfsw.cn)

顶一下
(4)
100%
踩一下
(0)
0%
上一篇:彝族风俗习惯
下一篇:回族风俗习惯